明末工程师更新1032章全集最新列表_无弹窗阅读_米酿

时间:2017-04-16 16:50 /免费小说 / 编辑:谷主
主角叫李植,许敏策,崔合的小说叫《明末工程师》,是作者米酿所编写的历史、穿越类型的小说,内容主要讲述:周延儒听到这话,脸上再无人涩,扑通一声跪在地上。 天子已经把罪名说得这么清楚了,还等什么审查?既然自己...

明末工程师

推荐指数:10分

作品字数:约262.2万字

阅读指数:10分

《明末工程师》在线阅读

《明末工程师》第521节

周延儒听到这话,脸上再无人,扑通一声跪在地上。

天子已经把罪名说得这么清楚了,还等什么审查?既然自己是关宁军战士兵的罪魁祸首,是津国公受到无端击的元凶,那肯定是要杀头了。

周延儒想不到自己宦海沉浮几十年,最竟是这样的结局,一时间跪伏在地上说不出话来。

朝堂上的文官们对视了一眼,没人说话。

周延儒虽然也算东林,但却是半路出家加入东林的。崇祯初年周延儒第一次入阁的时候,周延儒和东林并不对付,东林人还创造民谣传颂来讽周延儒。

周延儒向东林靠拢,是在崇祯十四年他再次启用的时候。那时候复社领袖张溥想通过周延儒遥控朝政,筹集巨资贿赂朝中东林要员,最终让周延儒重任首辅。从此周延儒因为这一层关系投靠东林,大启用东林的官员。

对于周延儒,东林人虽然乐观其成。但他毕竟是半路加入东林的,虽然是内阁首辅,却不算中领袖。此次关宁军大败李植的气无人可挡,需要人站出来承担责任,周延儒是跑不掉的,东林此时必须弃卒保帅。

文官们对视了一眼,默认了天子对周延儒的处理,没人反对。

周延儒何等聪明的人,见没人为自己说话,更明自己这次是定了。他匍匐在地上了一下,竟把乌纱帽到了地上去。

几个锦卫走了上去,从背抓住了周延儒的双手,把他押了下去,到诏狱里准备审讯了。

朱由检见自己办周延儒没人反对,气,又说:“吏部尚书郑三俊,协助周延儒助纣为,擅自影响边军入关的行,最终导致此次滦州之!革职拿办!”

然而郑三俊在东林心中,比周延儒更重。

朱由检话音未落,礼部尚书李遇知跳了出来,大声说:“臣以为,天子此言不妥!”

“郑三俊这些年枵从公,品德人尽皆知。他反对李植之事确实有,都是肝脑地的忠贞之言。但影响边军一事,纯属子虚乌有。”

朱由检大声说:“朕意已决,毋须多言。”

听到天子的话,郑三俊浑撼凛漓,竟把官袍都透了。在文官们不甘的眼神中,几个锦卫走了上来,一把掀掉了郑三俊的乌纱帽,把他押了下去。

看着郑三俊的背影,文官们唏嘘不已。这郑三俊可是铁杆东林,他被天子杀掉可谓是东林的重大损失。

所有人看向了刘宗周。

这几年但凡是反对李植的事情,都是周延儒,郑三俊和刘宗周冲在面。此时周、郑二人已经被打入诏狱,刘宗周自然是下一个。

朱由检也看向了刘宗周,他顿了顿,要朝刘宗周发难。

然而朱由检还没有说话,阁老李建泰就站了出来,大声说:“天子已连杀两人矣,尚不放过刘宗周么?天子要按李植的奏章杀人么?”

听到这话,朱由检脸上立即

“按李植的奏章杀人”这句话是当初朱由检为了太仆寺藏银案大发雷霆,准备杀人时候,阁老吴甡说的话。这句话说完,朱由检回到乾清宫就被客冲入宫闱。这句话,已经成为一句警告意味明显的威胁。

这句话,几乎就意味着文官会集向天子发难。

果然,李建泰一说完,文官们就纷纷出列。

“臣范景文附议!天子已杀两人,此两人足以承担滦州大败的责任。”

“臣张缙彦附议!天子不宜再造杀戮!”

“臣等附议!天子不可再杀文臣!”

第0617章 斯文

天子朱由检看着义愤填膺的文官们,了一气,额头上渗出几滴檄撼

朱由检当然知这些文官的厉害。

这些文官起来,就是朝廷。皇帝在这些文官眼里,仅仅是一个朝廷上高高供起的牌位而已。

无论是管理天下文官的吏部,管理天下武官的兵部,还是管理天下财税的户部,没有了皇帝文官依旧可以自己自己的。锦卫指挥使骆养十分畏惧文臣,凡事都是要看东林大佬的脸。只要文官们串通,不报实情,天子就本什么都不知

各地的总兵、副将都是文官们提拔起来,忠于文官更甚于天子。即天子不发命令,文官们也可以调天下的大多数兵马。如果文官们不说,天子甚至连军队出去打赢打输了都不知

甚至在宫内,太监宫女们都受文官的影响。东林在宫外的命令,随时可能在宫内掀起轩然大波。

东林经常说大明的天下是士人和天子共治的,这句话丝毫不假。没有文官的陪涸,天子什么都不是。

而集和文官对抗,撼东林,几乎就是找

历史上的朱由检没有李植的支持,从来不敢对抗文官的集意志。比如历史上李自成发兵京城之时,朱由检一度想去南直隶重整河山。但是因为朝会时候文官不同意,集沉默,朱由检就无奈地放弃了南避的想法。

朱由检当时就南迁南京一事说:“此事我已久行,因无人赞襄,故迟至今,汝意与朕,但外边诸臣不从,奈何?”可见没有文官的允许,大明的天子连南下南京保命都不敢。

在崇祯朝,朱由检可以为个别文官的失职杀人,却决不敢对抗文臣的集意志。

然而历史因为李植的出现,打了一个岔。

李植是文官的敌,但另一个角度上,他也是皇权的捍卫者。李植复一的和文官磕,削弱了文官在大明的统治,却也从另一个方面加强了朱由检的权威。

有李植在,朱由检有理由加强京营,控制了一支可观的军队。在李植和文官命厮杀的间隙,朱由检加强了东厂,渐渐摆脱了几乎是睁眼瞎的情报工作。

李植南征北战立下的战功,也是朱由检的帷幄之功,更是直接提高了朱由检的权威。

而李植在天津提倡的“公德”文化,“公利”之心,也直戳只提倡“私德”的儒家学术心。李植的公德之说在理论上毁了文官们德君子的脸,让朱由检甩脱了对大儒们的敬畏,从此可以真正俯视朝中的大儒们。

有了李植在,朱由检并不像原先那样畏惧文官。他更有底气和文官对抗。

刘宗周是大明的大儒,文章学问都是大明首屈一指的人物。也许是觉到李植对儒学毁灭的危害,他是反对李植的急先锋。调关宁军讨伐李植一事,他上下奔走极为卖命。他的一举一都落在密卫的眼里,李植的奏章里,指名姓要杀他。

既然李植要此人的命,朱由检这次下决心和李植站在一起,杀了刘宗周。

刘宗周可以失去,但李植绝对不能失去。这次朝廷调关宁军讨伐李植,可以说是极大地考验李植的忠心。如果为了一个刘宗周让李植心寒心冷,不再支持朝廷,甚至举旗造反,那大明的江山社稷,都将受到最严峻的考验。

文官们一个接一个地上来附议,坚决不让朱由检说出查办刘宗周的话。几十个人手举牙牌站在龙椅附议,与其说是谏议,倒不如说是示威。

(521 / 1032)
明末工程师

明末工程师

作者:米酿 类型:免费小说 完结: 是

★★★★★
作品打分作品详情
推荐专题大家正在读
热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