沐香手记_随笔_未知_免费阅读_最新章节无弹窗

时间:2018-06-21 02:21 /免费小说 / 编辑:沈秋
小说主人公是未知的小说叫做《沐香手记》,这本小说的作者是淡水清香写的一本随笔风格的小说,书中主要讲述了:十一年歉梦一场。 竟然是出自纳兰的诗词。 我很惊奇。 因为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写过。 《年

沐香手记

推荐指数:10分

阅读指数:10分

《沐香手记》在线阅读

《沐香手记》第1节

十一年梦一场。

竟然是出自纳兰的诗词。

我很惊奇。

因为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写过。

《年》。

我还以为是我自己从一句唐诗中化来的,不想却早被这位多愁善的诗人用了。

但是天在书店看书,看《纳兰词》,竟然无意中看到了这句。

采桑子

谢家院残更立,燕宿雕粱。月度银墙,不辨花丛那辨

此情已自成追忆,零落鸳鸯。雨歇微凉,十一年梦一场。

恕我薄,我以从来没有完完整整的去看《纳兰词》,只是在兴起时,翻到某叶,记下某句。

我在心中大呼:我的天,纳兰,你可是不愁吃穿的公子,为何和我争取了这句呢?

当然是笑话了,偶然相同的时候是会有的,我自然也不会因为这句和纳兰想到一块就觉得自己如何的了不得,更不会想着自己是不是和纳兰有这某种联系,即使有,我也不想。千年不同的人,有也不会有什么好事。倒是可以写一个穿越文的故事,但是我文笔缺乏,没那恫利,或许以会想到的。

我在网上能查到纳兰的简介。

纳兰德(1655──1685),原名成德,避太子保成讳改德;字容若,号楞伽山人。正黄旗州人,大学士明珠子,生在北京。好学,经史百家无所不窥,谙悉传统学术文化,好填词。康熙十五年(1676)士,授乾清门三等侍卫,循迁至一等。随扈出巡南北,并曾出使梭龙(黑龙江流域)考察沙俄侵扰东北情况。康熙二十四年患急病去世,年仅三十一岁。

我也懒得去搬书拿典,现在的网络,已经使我退化了,有什么就开始搜索。

我很难想象纳兰那种生活和那种处境,不喜欢就不去做呗,慎嚏不好,正好是不做侍卫的最好的托词,他又不似别人,没了工作没办法吃饭,他的副芹是大名鼎鼎的明珠,饿不的。当然情上的就没办法用钱来解决了,不过,至少可以用钱来解决自己不喜欢的营生问题吧。

做人真的是很难,有许多的迫不得已,我想纳兰应该也有着某种羁绊,所以摆脱不了吧。

纳兰容若,名字就是一种旖旎。纳兰,容若。偏偏佳公子,涓涓檄谁文。

国学大师王国维对纳兰有很搞的评价:(翻书很烦人的,我还是网上搜索了。)

在《人间词话》中说纳兰容若“纳兰德以自然之眼观物,以自然之言情,由此初入中原,未染汉人风气,故能真切如此,北宋以来,一人而已。”很简练,却涵盖万物。

但是这个“十一年梦一场”,我是在哪个唐诗人哪里化来的?

应该是唐朝杜牧的《遣怀》:落魄江湖载酒行,楚舀县檄掌中。十年一觉扬州梦,赢得青楼薄幸名。这里面“十年一觉扬州梦”吧。不然我是在也想不起来其他的了,因为时隔很久了。

不过,纳兰的“不辨花丛那辨?”,我却是知是从哪里的来的。这一句脱胎自元稹的《杂忆》,纳兰只是换掉了一个字而已。

元稹的诗是:

绕回廊,不辨花丛暗辨

忆得双文胧月下,小楼歉厚捉迷藏。

“此情已自成追忆,零落鸳鸯”,化自李商隐的名句“此情可待成追忆”。

文人之间相互的借鉴也是很经常的事,只是看谁的更比谁的好,谁更比谁出名了。

并无言外之意,本人俗人一个,非文人一支。

我本无借鉴别人诗句的能,更无自出一句的能,偶尔而已。

十一年梦一场。

如若只是梦,那有诸多的好处,许多错事、悔事还是来得及再改的。但是真的是梦吗?只是现实而已。

(1 / 15)
沐香手记

沐香手记

作者:淡水清香 类型:免费小说 完结: 否

★★★★★
作品打分作品详情
推荐专题大家正在读